網誌存檔

2016年11月28日 星期一

紀錄片觀後感: 你還在浪費食物嗎 502 顧潔

你在浪費食物嗎    502 顧潔

    最近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部電影「你在浪費食物嗎?」內容是說,我們人類浪費的食物到底有多少?這些也都是在浪費你辛苦賺的錢,我們要怎麼改善?
    這部電影裡有很多窮苦的人都沒有東西吃,所以當超市有不要的食物時,很多遊民都會去那裡撿。加工食品中,例如麵包,更是經常報廢扔掉,很多烘培師也有注意到這個問題,但都很少人願意談。在70年代只有十種麵包,但現在情況完全不同,變成了很多種,必須要有很多樣式消費者才願意去買,無形之中就浪費了。批發市場的海鮮丟棄的比例更高,沒賣出的海鮮就要丟掉,水果攤上的水果只要不漂亮或賣不出去,最後還是會被丟掉。
     其實糧食浪費始於農場,當作物收割時,許多馬鈴薯不是太小就是太大,肥肥大大的馬鈴薯顧客不太喜歡,首先早收的大馬鈴薯被扔掉,再來是有瑕疪的,這些設定的標準和營養價值無關,我們都是用眼睛來決定食物,只要漂亮好看。巴林朵身為歐洲議會綠黨代表,本身也是農民,努力對抗農業工業化,超過20年,不管有什麼,只要能餵飽人,食物就是應該用在這個用途上。彎曲的小黃瓜,一直都是話題焦點,歐盟有規定,交易時都只要筆直的小黃瓜,只因為這樣筆直的小黃瓜比較好包裝,所以就把彎曲的扔掉。
  影片中還有提到,如何不用冰箱就能保存蔬果,蔬菜會在某個溫度以下凍結稱為「凍傷」,比如說:茄子會在8度以下凍結,小黃瓜是在7度以下,但冰箱的溫度是零到四度左右,所以冰箱其實太冷了,只要每天把這些蔬菜澆水就可以了;放紅蘿蔔和葱時,要放成直立的,如果是水平放置,容易失去更多能量;蘋果和馬鈴薯放在一起蘋果會釋放大量乙烯,這種氣體通常都會催化其他蔬果快速成熟,但馬鈴薯很特別,效果相反,如果把蘋果和馬鈴薯放在一起,乙烯會仰制馬鈴薯發芽,這樣馬鈴薯就能保存更久了。
  日本以精緻料理聞名於世,但日本也是一個浪費的國家,平均每個日本人每年丟棄的食物高達177公斤,但他們開始用廚餘製成堆肥,日本愈來愈盛行,廚餘不再是垃圾,而變成寶物。

    看完這部電影我終於了解到人們是怎麼浪費食物,我絕對不要再這樣子浪費,要保持不浪費的好習慣!

紀錄片觀後感:你還在浪費食物嗎? 502 高立瑾

 你還在浪費食物嗎?   502 高立瑾

         這個影片是由Valentin Thurn導演,這部影片有五個標題,先舉這三個:大型馬鈴薯,如何毀了農家、為何一顆橘子被運送了二千公里,最後卻進了垃圾堆、烘焙師為什麼拼命做麵包?我覺得這部影片主要在談關於食物浪費的過程與解決浪費的方案。
    影片中的現象,我在生活中看到一些。例如:因為浪費麵包,所以小麥價格越來越貴,就是因為上述原因,麵包價格才會漲價。還有一個例子:上次我們全家去金山挖地瓜時,看到很多遊客把小的、奇形怪狀的、被壓到的……都丟進土裡,還埋起來。另外,我們家附近的早餐店也把吐司邊丟掉,它雖然不好吃,但還是可以吃,實在太可惜了。或許這是麵包價格大漲的原因之一吧。
    先來談麵包,之前店家賣大約十種麵包和五種麵包捲,而現在有六十種麵包和三十種麵包捲,但有百分之二十被丟棄,因為麵包店競爭激烈,當客人要的麵包賣完時,就會去別家店買,這樣麵包店就賺不到錢了;因為上列原因,麵包店的貨架會擺得滿滿的,因此會浪費許多食物。垃圾分解會產生甲烷,會讓全球暖化加劇,影片中有人想出一個好方法:用過期麵包當作燃料來烘烤其他的麵包,我現在還想不到其他的好方法來。
    看完這影片後,我感到很訝異,竟然人類這麼浪費食物,破壞生態環境,我很不喜歡影片裡播出的各種浪費。

    我在影片中看到的解決方案都很好,但是我覺得「社區發展農業」的理念最好,就是一群消費者直接跟農民簽約,定期去拿蔬果,這樣就不用通過零售業這關的檢驗與浪費,價錢也不會被零售業抬高;這個可以經由「教育」來施行,老師播放給大家看這部電影,就是在教育大家「不要浪費」的觀念,還要改變民眾的心態,讓民眾願意購買賣相不好的蔬果。

紀錄片觀後感:你還在浪費食物嗎? 502吳世奎

你還在浪費食物嗎?               502吳世奎

    今天,老師給我們看一部影片,這部影片主要是在講食物的廢棄量和廢棄原因。影片有五個副標題,例如超市為何要放那麼多優格?我覺得這部影片的理論和觀點是正確的,人類真的太浪費食物了。
    我曾經在超市看過物品樣樣齊全,但在架上的東西太多了,常讓我們被迫「選擇」,而一般人不常選購的則是「過期」或「快過期」的食物,這些食物最後會被丟棄,真的是超級浪費。
    在菜市場時,我媽媽就常挑有一點蟲咬的,不會選有包裝或完美的。我阿公有種水蜜桃,通常有蟲咬過或鳥啄得比較甜,所以大自然的動物也會選健康、好吃的東西呀!我們家的冰箱常客滿,但很少會有過期的東西,可能是因為我們會把東西先吃完再去採購的關係吧。總而言之,一次買太多東西其實是不好的,因為吃不完、過期都是會丟掉的!
    影片中有一片位於紐約 布魯克林 的頂樓農地,坐落在工廠的屋頂上。工業化讓我們與生命越來越疏離,目前許多國家準備和開始「小田園」計畫,台北也在中小學校園推行「小田園」計畫。但我認為都市的空氣與環境必須整潔,才能讓植物好好生長。教導孩子生命、食物的來源讓他們深知「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並警惕我們必須更珍惜食物。
    美國,也有一個避免浪費的觀念:商業廚房的所有廚餘經過秤重並記錄下來,這種電子監控,有助於廚房工作人員,估計每日需求量。結果他們在食物方面省下大約四萬美元,單單一年糟蹋的食物,就減少三分之一。但即使是這樣,也不能完全避免浪費食物,被糟蹋掉的食物並沒有分類處理。
    德國生物氣發電廠,這裡利用的能源也是來自於食物廢料。有趣的是:含酒精食品或糖類,細菌很喜歡這些食品,工廠作業員也開心。用高溫一小時殺死病菌後,再送進龐大具槽裡。裡面有他們自己培植的細菌,牠們吃掉有機佳餚後產生氣體。氣體存在過渡儲存槽,接著用在引擎之中,產生電力和區域暖氣。
    這部影片讓我感覺到我們要珍惜食物,讓地球生生不息 、源源不絕的傳承下去!
          

新聞30秒 20161125 番外










新聞30秒 MVI 6070

新聞30秒 MVI 6071

新聞30秒 MVI 6072

新聞30秒 MVI 6066

新聞30秒 MVI 6067

新聞30秒 MVI 6073

新聞30秒 MVI 6074

新聞30秒 MVI 6076

新聞30秒 MVI 6077

新聞30秒 MVI 6079

新聞30秒 MVI 6080

新聞30秒 MVI 6083

新聞30秒 MVI 6063

新聞30秒 MVI 6064

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

國10 小丙







國10 小乙





20161123 小綠芽 for test pics




2016年11月22日 星期二

20161122 fun pic




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

2016台北雙年展導覽作品介紹 14...忘記貼這位藝術家了...








咸京我
Kyungah HAM

1966年出生於首爾,南韓|現居住於首爾
咸京我從2008年開始進行刺繡計畫,主要研究社會與文化經濟,以及價值觀在新千禧年如何演變等複雜問題。她的作品探索權力機制對當代社會各方面所造成的衝擊。身為社會潮流的敏銳觀察者,咸京我的創作多半以個人經歷為出發點,聚焦於行使在整個社會範圍內的不穩定權力。她尤其關注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自覺或不自覺地受西方導向的論述、全球資本主義與持續的意識形態衝突影響。她利用刺繡來創作,巧妙地以調和了工藝結合文化資本的象徵主義,質疑文化霸權遺存的問題。
《簡訊系列》由北韓工匠製作。咸京我以數位圖像和從網路摘錄的短語及流行歌曲(例如「你也寂寞嗎?」和「金錢永不眠」),設計出作品圖案。這一系列作品色彩豐富,透過中間人送到北韓紡織工人手中,成品再透過同一管道送回這位南韓藝術家手裡。這種地下製程有可能造成一種結果:增加北韓人與新文化情境的接觸,至於她這方面,作品概念則顯露出她那些無聲夥伴的無形勞動。雖然作品在非法運輸途中不時會遺失或被沒收,她依然致力於將其作為一種穿越實體邊界、強而有力的交流方式。
每件作品中都可以發現咸京我的重要思想線索,包括她將北韓工匠所花的精力與時間納入作品,提醒觀眾注意參與整個製程的一雙雙隱藏的手。借用一句咸京我自己的話:「你看到的是看不見的」。

Cheer up !!! Blue momday 88 !!!

一早掃除 #blue #monday
好可愛哈哈哈哈哈
小瘋子陪玩
教小孩真正樂趣在這啦哈哈哈
#blue #monday is #happy



2016年11月18日 星期五

2014 雙年展 劇烈加速度

2014北美雙年展導覽作品照片

作品 01
by 藝術家 OPAVIVARÁ! 

是一個來自於巴西里約熱內盧的藝術團體,他們以行動
介入城市的公共空間、畫廊及文化機構,藉此建構集體經驗的相關設
置,提出不同的都市空間使用建議。

OPAVIVARÁ! 為「2014 台北雙年展」所構思的〈 福爾摩莎慢活茶 
Formosa Decelarator),也免不了受到當地傳統、儀典和喝茶儀式
影響。這件作品包括 16 張吊床,吊床以八角形木結構支䯘,中央還
附帶一張小䖂子,䖂上置有各式草藥,可以泡來飲用。
〈福爾摩莎慢活茶〉這個彼此有關聯的裝置,混合了巴西兩種典型的原民傳統:通
行的薩滿教草藥療法,還有原民愛睡的吊床,最初殖民該地的葡萄牙
人都覺得吊床造成當地住民懶惰,因為原民浪費太多時間在吊床上。

現場提供觀䱾各種不同草藥的選擇。OPAVIVARÁ! 的創意在於:邀請大
家以類似一種「安逸聖殿」的地方為中心,來進行「不活動」,這是
一種非生產、非活性的崇敬禮拜,對我們當前所面臨的劇烈加速度、
流於表面、動盪無常的這個時期,反其道而行。〈福爾摩莎慢活茶〉
的目的在於喚起集體氛圍,這種氛圍立基於共享,立基於因公䱾互動
所產生的關係。它是一種工具,將共同生活的挑戰轉變成活力四射又
令人歡動的娛樂消遣,是聚會,也是創意十足的閒散懶惰。

〈 福爾摩莎慢活茶 〉(Formosa Decelarator)

〈 福爾摩莎慢活茶 〉(Formosa Decelarator)


〈 福爾摩莎慢活茶 〉(Formosa Decelarator)

〈 福爾摩莎慢活茶 〉(Formosa Decelarator)





作品  04
by 瑪莉.穆爾    荷蘭,1980 年出生

瑪莉.穆爾(Marlie Mul)的雕塑經常模擬與人類活動相關的日常室外
物品,例如:把通風口當成煙灰缸,雪堆與煙屁股並置,要不就是把
亂糟糟的䭘䭓跟帶著砂礫、雨水積成的水窪混在一起。用煙屁股和廢
棄物來描繪人類行為的痕跡,穆爾作品中呈現出的這些情境,讓我們
聯想起虛擬群體或人群的無形存在。

穆爾藉「2014 台北雙年展」展出七件水窪的雕塑新作。以砂和樹脂
所製成,它們平滑的表面會反射光線,小石子和從䭘䭓中隨機取得的
小東西也陷在表面上。 這些看起來跟真的一樣的物件呈現在觀者面
前,帶著一種平淡無奇、熟悉的感覺;它們是可以辨識的、而且放諸
四海皆準,暗指都會或市郊的意象。穆爾讓它們帶著戲劇性與某種氛
圍,它們也藉美術館空間玩著透視與建築的遊戲。



 
〈 水窪(草)〉砂、石、樹脂、草、塑膠   2014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Croy 
Nielsen, Berlin



作品 07 
by 梁慧圭   韓國,1971 年出生

梁慧圭(Haegue Yang)利用諸如工業製品、歷
史敘事和人物來營造複雜抽象的空間,䭪通常都
會以極複雜的裝置和雕塑來加以呈現。

〈 戰士信徒愛人 〉(Warrior Believer Lover) 
度 於 2011 年在布雷根茨美術館的「 到 達 」
(Arrivals)䭪的個展中展出,當時一起展出的作
品 有〈 原始女人 〉(Female Natives) 和〈 巫 醫
男 子 〉(Medicine Men), 是 12 個擬人造型的
燈光雕塑裝置。䭪在衣架造型的金屬架上懸掛物
件,這種用工業生產的現成物創造出宛如外星人
式的組裝雕塑,暗示著自然與超自然概念和日常
生活融為一體。〈原始女人〉身上色彩鮮豔的人
造植物,以及與其對應的男性〈巫醫男子〉的各
式假髮,讓我們聯想起縱橫交錯的貿易路線與商
品的全球遷移史。

〈電子傳輸場〉(Field of Teleportation)是一件
梁慧圭跟柏林設計師曼努埃爾.雷德爾(Manuel 
Raeder)共同合作的作品:壁紙是空間裡的主角,
畫面中懸浮其中的平面物件,造成一種零重力景
觀的裝置效果,也就成了這個小宇宙的背景。俄
羅斯前衛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
的作品《 春之祭 》(The Rite of Spring,1913
年),以其原始節奏、多調性和多旋律著稱於
世,再加上尼金斯基(Nijinsky)的「幾乎獸性」
(almost bestial)的芭蕾編舞特點,樂曲每天都
會隨著伊斯蘭祈禱時間在空間中迴響三次。這種
多面向的組合挑戰著野蠻與文明、異國情調與世
俗平凡、心靈與異教等概念,梁慧圭將這些以金
屬物件製成、被人格化了的擬人雕塑並置呈現出
這種種概念。


                                               

〈 戰士信徒愛人 〉(Warrior Believer Lover)之一

〈 巫醫男子 ── 多毛的瘋狂接頭 〉衣架、腳輪、燈泡、電線、假髮、繩子、金屬鏈
180 x 100 x 110 公分     2010
Courtesy of Zabludowicz Collection
Photo: Nick Ash

〈 戰士信徒愛人 〉(Warrior Believer Lover)之一

〈 戰士信徒愛人 〉(Warrior Believer Lover)之一

〈 原始女人 〉(Female Natives)

〈 原始女人 〉(Female Natives)

〈 原始女人 〉(Female Natives)


作品 10
By 吳權倫  台灣,1985 年出生

吳權倫的過往創作使用多樣媒材,包含電腦影像、攝影、雕刻、平面
繪畫等。其創作常帶有一種模型化的形式思維,並多半圍繞著「當下
的自然如何被察覺與界定」這一命題,其中涉及古典與數位時代間的
辯證。

此稱的「礦」其實是一類在海邊遭受人為焚燒及自然風化而生成的物
件。他們有著近似天然產物的外表,實際卻是不容/溶於自然的石化
材料。「礦」隱喻了對這些物件再資源化的想像。借由立體掃描,將
物件轉為不具厚度卻有量感與質地的 3D 䈕案,再透過軟體的重組與
調變成為一件「影像物」。這些「礦」佐證了當下的世界作為一個循
環的整體,「人造」或「天然」的古典分類已不再適當。「人造後自
然化」與「天然後人造化」或將成為更具積極意義的辨別準則。

而此計畫藉由實體展示的「礦」與脫胎於前者的影像的交互參照,延
伸了「從資源到產品再到廢棄」的軸線,透過物質與數位的交換脫離
了分類,使得不被考量的 ( 廢 ) 物之魂透過科技得以轉生。


〈 沿岸採礦 〉石化材質物件、砂土、數位輸出尺寸依空間而定 2014

〈 沿岸採礦 〉石化材質物件、砂土、數位輸出尺寸依空間而定 2014





作品 12
納撒尼爾.梅勒   英國,1974 年出生

納撒尼爾.梅勒(Nathaniel Mellors)以「特製的雕塑、迷幻的戲劇效
果和荒誕嘲諷的影片」來包裝他的裝置作品。梅勒發展出一種以電影
拍攝為基礎的藝術創作;他寫劇本、執導和剪接並與演員密切合作。
他的工作室出品一些兼具幽默、無厘頭、詩意又荒謬的作品,同時也
探討所有權、歷史、權力與道德等議題。

納撒尼爾 · 梅勒新的錄像作品〈 尼安德塔人容器 〉(Neanderthal 
Container, 2014), 再現了他在〈 世故的尼安德塔人訪談 〉(The 
Sophisticated Neanderthal Interview, 2012-13)一片中的角色,該片描
述一個尼安德塔人的替身像自由落體般持續往下墜落。和〈尼安德塔
人容器〉這件錄像作品一同展出的是一組大尺寸的攝影輸出,畫面上
描繪著「尼安德塔金星」(Neanderthal Venus)小雕像;展覽中,還
有兩顆會移動、會說話的尼安德塔人的頭像雕塑:其中一顆是尼安德
塔人這個角色的「原味」版;另一顆頭像則是類似「史前─未來」原
型,一種混合了穴壁和未來人臉的混種,原本是依照尼安德塔人自己
的形象所構思出來的,結果反而變成另一種東西。

「尼安德塔金星」(Neanderthal Venus)小雕像

「尼安德塔金星」(Neanderthal Venus)小雕像







作品 13
by吉爾 ‧ 巴比耶    法國,1965 年出生

吉爾 · 巴比耶(Gilles Barbier)出生於南太平洋
的瓦努阿圖,20 歲時到了法國。 從那時起,
他就開始建立自己的創作主幹,他將其定義為
既非批評、 亦 非「 世界圖像 」(painting of the 
world),但也不是問題意識,而是虛構想像。
概率論和不確定性的科學理論對巴比耶具重大
影響。
巴比耶在「2014 台北雙年展」中展示兩件作品:
巴比耶從 2002 年起便開始從事黑色繪畫系列創
作,我們可以把它們視為日記或筆記。這個系列
用黑色顏料在白紙上作畫,它們都是關於臆測、
問題、和假設的轉譯,也是先於作品或與作品同
時進行的研究總和。其中有一個系列還專門以粘
合劑和抗粘劑為主。巴比耶創造出他自己的語
彙,並置入隱喻,比方說「滑動」會讓我們想到
快,聯想到從一個想法跳到另一個。我們為了要
滑動,就需要「潤濕劑」或「抗粘劑」。
另外兩幅圖,〈布萊恩的大腦〉1
(Brian’s Brain)和〈康威的生命〉2
(Conway’s Life) 則參考了細
胞自動機(cellular automatons);他從細胞網的
結構中意識到從混亂中創造秩序的道理,這對他
自己的論點具有重大意義。
自 2013 年起,巴比耶一直都以超寫實手法創作
系列雕塑新作。〈靜止的身體和靜止的回憶〉
(Still Bodies and Still Memories)這件作品和自
然並置於一體之面貌,物件與人類都遭到苔衣、
藤蔓、真菌以及其他攀緣植物的嫁接,再度突
顯其自身介入這個世界的節奏。巴比耶這些「浪
漫」的雕塑有多種詮釋方式,其中一個是:遭到
人類馴化和奴役了好幾百年的無政府狀態(大自
然)與智慧、秩序與文化(書/身體)之間取
得了和解。本屆雙年展,他同時展出了〈靜止
的男人〉(Still Man)和〈靜止的女人〉(Still 
Woman)二件作品。

1 原為加拿大電腦科學家布萊恩.席維爾曼(Brian Silverman)
 發明的細胞自動機。
2 原出處為康威生命遊戲(Conway's Game of Life),又稱康
 威生命棋,是英國數學家約翰.何頓.康威(John Horton 
 Conway)在 1970 年發明的細胞自動機。


〈 靜止的女人 〉複合媒材 164 x 225 x 160 公分 2013 
Courtesy Galerie GP & N Vallois, Paris

〈靜止的男人〉(Still Man)

〈靜止的男人〉(Still Man)





作品 14
彼得.布根豪特   比利時,1963 年出生

彼得.布根豪特(Peter Buggenhout)追求混種
形式的雕塑手法,回歸於強大的宇宙,得以創造
出物件本身所具有的積極力量。布根豪特利用工
業廢料及隨手取得的材料,做出大尺度的雕塑裝
置作品,乍看之下,它們似乎是遭到棄置的結構
體或災難現場的殘餘物。

布根豪特為本屆雙年展量身打造了兩件大尺度作
〈 盲人帶領盲人第 63 號和第 64 號 〉( The 
Blind Leading the Blind #63 & 64 ), 以及一
件舊作〈 盲人帶領盲人第 35 號 〉(The Blind 
Leading the Blind #35 )。布根豪特總以相同的
標題來稱他所創作的「覆滿灰塵的作品」(dust 
works),此作品名稱取自十六世紀荷蘭畫家老
彼得.布魯哲爾的同名畫作,該畫描述一群盲人
彼此帶領著彼此,通過村莊;布魯哲爾所描繪的
場景,乍看之下似乎會覺得一團亂(畫中充滿了
正在摸索、不知何去何從的人物),但經過仔細
端詳後,就會發現這幅畫自有其內在邏輯與合理
交代,畫中人物安排經過深思熟慮,其實他們正
從一個城鎮旅行到另一個城鎮。這種複雜體系的
概念,誠如布根豪特的作品,唯有就近檢視,方
能一窺作品的中心意旨。

布根豪特對這種具形式邏輯的灰塵極感興趣,因
為他認為灰塵是一種本身並不帶任何意義的物
質,但它卻具有改變東西形式與意義的能力,因
為它是從人、從物、從地方中所取得的殘餘碎
屑。正如他所說的,「我賴以創作的材料都是些
『賤斥』(abject)的玩意兒。法國哲學家喬治.
巴代伊(Georges Bataille)口中所言的『賤斥』
是指從自己原始狀態中抽離了的一種物質,因為
抽離,所以失去了形式與意義……這種不確定性
則將作品及物質的象徵性徹底掃除……我相信,
作品中所有這些不同的面向與層次,都對不同詮
釋全然開放,但我從不提供線索。每個人看到什
麼就是什麼。」

 〈 盲人帶領盲人第 66 號 〉
複合媒材(聚氨酯、滅火泡沫、聚酯、聚苯乙烯、鐵、木頭、塑膠、鋁版、紙板、灰塵覆)
709 x 488 x 414 公分  2014
Exhibition: Caterpillar Logic II, 
Gladstone Gallery, NY, 2014

 〈 盲人帶領盲人第 66 號 〉
複合媒材(聚氨酯、滅火泡沫、聚酯、聚苯乙烯、鐵、木頭、塑膠、鋁版、紙板、灰塵覆)
709 x 488 x 414 公分  2014
Exhibition: Caterpillar Logic II, 
Gladstone Gallery, NY, 2014

 〈 盲人帶領盲人第 66 號 〉
複合媒材(聚氨酯、滅火泡沫、聚酯、聚苯乙烯、鐵、木頭、塑膠、鋁版、紙板、灰塵覆)
709 x 488 x 414 公分  2014
Exhibition: Caterpillar Logic II, 
Gladstone Gallery, NY, 2014





作品 18
彭泓智   台灣,1969 年出生

彭泓智專精在多種媒材的使用,如裝置,錄像,繪畫及雕塑。他創作
的主題同他的媒材呈現多重的面貌,他將藝術,宗教及人性混合在一
起來討論當代文化現象及其在歷史的反射。

因近期的渡輪翻船事件,洪水問題等生態議題,〈大洪水——諾亞方
舟計劃〉(The Deluge – Noah’s Ark)這件作品表現人類在面對如此浩
劫的無能為力。人類世的劇烈加速度造成了氣候異常,環境污染及
生態危機。所有用來控制這個議題的措施都起不了作用了。人類再
也沒有辦法回到過去尚未受到侵害的原始風貌,而成為自作䇂的受
害者。這件作品隱喻了自然和快速發展的工業文明間的巨大矛盾。


〈 大洪水── 諾亞方舟計劃 〉3D 列印 客製化 2014

〈 大洪水── 諾亞方舟計劃 〉3D 列印 客製化 2014

〈 大洪水── 諾亞方舟計劃 〉3D 列印 客製化 2014


〈 大洪水── 諾亞方舟計劃 〉3D 列印 客製化 2014






作品 21
胡曉媛  中國,1977 年出生

胡曉媛的創作主要著重探索物件與平日生活經驗的本質,藉由髮絲、
陳舊織布、廢棄木材及生絲綢等天然素材之特性形塑其創作語彙,極
簡卻富詩意的作品風格體現於多元的創作形式,涵蓋裝置、繪畫與錄
像。自 2008 年開始,胡曉媛以觀察、研究的視角,致力於木系列作
品,企圖尋找與較早期作品有所區隔的創作能量,並重新界定物件本
身與形式的關係。

而在作品〈蟲寫〉(Bug’s Handwriting)與〈蟲跡〉(Bug’s Traces)中,胡曉媛亦嘗試突破傳統水墨畫的框架,運用昆蟲沾墨後咨意移動的痕跡,抒寫當代中
式的抽象意境。〈蟲寫〉以黑桃木製作的展櫃呈現藝術家與庭院中蟲子互動下的詩性趣味,〈蟲跡〉更透過特製的影像木質裝置記錄這幅抽象水墨畫的創作過程。

木系列其中的兩件平面作品〈木/罅〉(Wood Rift)及〈木 No.7〉
(Wood No. 7)將在「2014 台北雙年展」展出。胡曉媛試圖探討物體
本身有限且標準化形式下的無限性,這兩件木系列作品提供觀者以新
視角定義平面繪畫、立體雕塑及媒材本身的潛質


 〈 蟲寫 〉以木、墨、宣紙、石頭裝置 160 x 75.5 x 90 公分; 紙:148 x 69 公分 2014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Beijing 
Commune


〈木/罅〉(Wood Rift)

〈木/罅〉(Wood Rift)







作品 15
羅傑.海恩斯  英國,1975 年出生

羅傑.海恩斯(Roger Hiorns)結合不尋常的物材來創造出引人矚目
的雕塑和裝置作品。〈劫持〉(Seizure)便是他探索化學過程的壯觀
成果:倫敦南部某廢棄公寓瀰漫著硫酸銅溶液,隨著時間過去成了結
晶,公寓所有表面都遭到覆蓋。「2014 台北雙年展」展出的〈無題〉
(Untitled,2008)則是將客機引擎霧化;霧化是一種過程,金屬與其
他材料被解離為小液滴,然後再固化成細微顆粒。〈無題〉中的塵土
是海恩斯先將客機引擎熔化,透過噴嘴或用水、高速氣流使液體分散
成微小液滴,被霧化的䱾多分散液滴可以捕集氣體中的顆粒物質,讓
小液滴變成顆粒。海恩斯使用化學手段晶體化或霧化形體,讓作品產
生一種謎樣形象的異質素,從而造成了物質的解體。

〈 無題 〉霧化客機引擎   尺寸依空間而定 2008 
Courtesy: Corvi-Mora, London, 
Luhring Augustine, New York, Annet 
Gelink, Amsterdam

〈 無題 〉霧化客機引擎   尺寸依空間而定 2008 
Courtesy: Corvi-Mora, London, 
Luhring Augustine, New York, Annet 
Gelink, Amsterdam





作品 25
周慶輝 台灣,1965 年出生

周慶輝從 1988 年起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很快地便成為專業媒體攝
影師。

動物園象徵現代生活的便利與神奇(集合了各地的珍禽異獸),同時
也帶有一絲諾亞方舟式的末世救贖意味(保護逐漸絶育的動物們)。
各種歡騰、喜悅、壓抑、悲哀的符號同時在動物園的空間中遊走,使
它在周慶輝眼裡,成為一個帶有強烈衝突感的失樂園。透過動物園的
圍籠來引喻現代人生活的牢籠,以一種極度荒謬、錯置、詭譎的時空
安排,為觀者創造一種異樣視覺的體驗。如果社會裡有一些無形的框
架正引導著我們每一步的生活,周慶輝希望找到一個方式,將那樣的
框架具體化,讓觀者有機會重新檢視自己所處的時空,意識身陷的社
會制約,進而擁有反思及䔕脫的可能。



〈 人的莊園 〉噴墨印刷  148 x 194.25 公分  2014










作品 31
蘇拉西.庫索旺  泰國,1965 年出生

蘇拉西. 庫索旺(Surasi Kusolwong) 這件表演
裝置作品的重點在於消費主義,並涉及全球經濟
和物質價值,他利用完全不同於傳統藝術的方式
來呈現,使得人的行為會受到某特殊情境或時刻
的脈絡刺激而起作用。

在這件大型裝置作品〈 黃金幽靈 〉(Golden 
Ghost)中,庫索旺邀請觀䱾,從一大堆工業廢
棄人造纖維線紗的地景中去獵尋由他本人親自設
計與製作的藝術作品—— 12 條貨真價實的金項
鍊,它們象徵著一種黃金幽靈。夠幸運的觀䱾,
就會找到藏在亂線堆裡的黃金寶物,並將它帶回
家。他曾經說過:「這件作品讓藝術作品的『遺
失』或『消失』這個詞有了新的概念和意涵。正
是因為金項鍊在觀䱾『手上』所造成的『缺席』,
整件作品才完整。」庫索旺利用他這件參與式和

互動性的作品,以現代敘事的手法整合了傳統金
匠工藝、歷史的社會政治學與當前經濟環境和生
態等課題。他將展覽空間轉變成一個體驗、撤銷
與反思人類文明等相關議題的處所。

與〈黃金幽靈〉這件大型裝置作品同時展出的則
是庫索旺另一件相對彙集了多種元素的作品:他
從金瓜石黃金瀑布借來一顆石頭放在藍色䐭子上
陳列,再以以青銅混金翻模製成石頭的分身,展
出期間,他會把這個複製品放在他最初發現這塊
石頭的黃金瀑布。庫索旺將社會地理學與黃金相
聯結,作為同心圓的中心。透過他的黃金和石
頭,庫索旺對價值和歷史提出質疑,從而顛覆了
價值體系以及藝術作品和藝術市場的等級制度。



〈 黃金幽靈 〉(Golden Gh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