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存檔

2019年9月27日 星期五

作文: 台北當代藝術館 于


台北當代藝術館                         于涵  

        一百零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在快時尚吃完午餐後,我們來到台北當代藝術館,在日治時期的西元一九二一年落成的這座藝術館,已經九十八歲了!原本是日本小孩上學的建成小學校,之後又曾是台北市政府的辦公地方,直到一九九四年才變成藝術館。

        我們這次參觀的兩個展,一樓是「超音樂・異聲驅動」,二樓是「查無此人-小花計劃展」。一樓共有六個展覽品,第一個是由江忠倫設計的入口形象區無人樂隊・當代館;第二個是由王虹凱設計的一零五展間甜小調練習;第三個是由奈鳩・布朗設計的一樓走廊聲響象徵:建成國中鐘樓;第四個是由楊嘉輝設計的一零六展間消音狀況:消音舞獅;第五個是由莊偉設計的一零七間位於未來的聲音;第六個是由咖容琳娜・布瑞秋拉設計的一零八展間噪音樂器。

        一樓的展品,有兩項我最喜歡的,第一樣是「無人樂隊・當代館」,設計者是江忠倫,這項展很好玩,設計者拍了館長的日常生活,你能想像館長的一天怎麼過的嗎?他還在作品裡加上展間開幕式的表演現場請館長唱館員和萬德男孩填詞的歌曲,我覺得館長的日常和表演很吸引我,令我不由自主地想多看幾眼,場景的感覺也比在網路上看到的更真實,就像有人真的在你面前表演,很厲害。

        第二樣是「噪音樂器」,創作者咖容琳娜・布瑞秋拉咖容琳娜・布瑞秋拉,用靈巧的手把以前留下來的垃圾製作成很多有趣的噪音樂器,連放置的櫃子都曾經是垃圾呢!這項作品都可以出借去參加抗議活動,在參觀的時候還真的看見出借抗議的牌子呢!這項作品還要加上一臺播放著黃大旺操作噪音樂器時的電視,我覺得這些噪音樂器非常吸引我的目光,它是用垃圾做出的樂器!令我想一玩再玩。你喜歡我覺得有趣的這兩個作品嗎?
    二樓的作品有很多項,也比較有音樂的感覺,因作品太多,就不一一介紹了。二樓的展覽多為宣導環境現在和以前的不同,用一種與音樂結合的方式來告訴參觀的人,要多多想想以前的家園和以前的好。

         二樓全部的展品有幾個我覺得不錯的,阿信明和電機合作創作的二零四展間隱形的紀念、文庫樂器,架子上擺著七本可以演奏的書籍,加上阿信的搖滾樂,真的令人想去看看。我覺得可演奏的書,很令我好奇,書和樂器要如何融為一體呢?第二的是由李英宏新興糊紙文化齊振涵李嘉泉,合作創作的二零一展間有前無後,前面像是歷史悠久的「臺式靈厝」,而後面卻是現代的舞廳,宣導不要忘了歷史呀!我覺得前後不同的作品非常特別,很吸引我的注意,前面是以前,後面是現代,要如何完整表現出來呢?

         第三樣是由茄子蛋王宗欣合作創作的二零一展間我夢見了小叮噹。這是用小叮噹任意門的點子,所想出來的作品,把用攝影機照出來的影像變形扭曲過後,就像記憶中的模糊。我覺得所有人參觀,都會希望作品留著一絲好玩的感覺,這項作品就是。

        回家觀看影片準備重新體驗看看欣賞作品的感覺,可是卻已經失去了被音樂環繞的享受了,所以還是覺得到現場看比較好。在家裡看到的影片都大部分是有趣好玩的,在美術館看到的確是有宣導意義的作品,不知道你比較喜歡哪種?我覺得兩種都很不錯,可是美術館的比較真實,所以美術館比較好,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