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存檔

2010年10月22日 星期五

台灣原住民14族***謝謝緯綸查資料!

台灣原住民14族


阿美族(Pangcah;Amis):172,685人*

排灣族(Paiwan):83,391人*

泰雅族(Atayal;Tayal):81,348人*

布農族(Bunun):48,974人*

魯凱族(Rukai):11,408人*

卑南族(Puyuma):10,897人*

鄒族(Tsou; Cou):6,483人*

賽夏族(Saysiyat;Saysiat):5,541人*

雅美族(Tao;Yami;今稱達悟族):3,337人*

邵族(Thao;原本被認為是為鄒族中的平地原住民,2001年正式成為官方所承認的第10個原住民族):626人

噶瑪蘭族(Kavalan;部分噶瑪蘭人被分類為阿美族,2002年正式成為官方所承認的第11個原住民族):1,092人

太魯閣族(Taroko;Truku;原本被認為是泰雅族的亞族,2004年1月14日正式成為官方所承認的第12個原住民族):23,492人

撒奇萊雅族(Sakizaya;在日治時代歸併為阿美族的一支,2007年1月17日正式成為官方所承認的第13個原住民族):65人(向內政部申報者)

2008.4.23「賽德克」正名列為第14族





1.鄒族人口約有6千4百人(96年6月數據)。社會組織以嚴格的父系氏族組織及大、小社分脈聯合之政治性組織為主,部落事務及祭儀都以男子會所為中心稱為"庫巴",結婚前的青少年必須居住於此,同時接受訓練,而女性則禁止進入。部落的祭儀以及「戰祭」,最為重要,其中整修會所、修砍神樹、迎靈、娛靈、送靈之祭儀過程繁複最為人稱道,尤以歌舞的階段性、節奏性配合頗值得深究。


2.泰雅族人口數約有8萬多人(96年6月數據),傳統生活以狩獵、山田燒墾為主。織布技術發達,技巧繁複且花色精巧,其中以紅色象徵血液,具有生命力可以避邪,而喜好紅色服飾。並有紋面習俗。社會組織以祖靈祭祀團體為主,最重要的祭儀活動為祖靈祭。歌舞動態活動以口簧琴與口簧琴舞為其特色。

註:泰雅族紋面習俗舊稱「黥面」,惟因時代演進及為尊重原住民,現多半改稱紋面。

3.排灣族分為Raval亞族和vutsul亞族;vutsul群又分為paumaumaq群(北排灣族)、chaoboobol群和parilario群(南排灣族)、paqaroqaro群(東部排灣)。 總人口數約8萬2千多人(96年6月數據)。

4.布農族居住於中央山脈的兩側,在海拔1000~2000公尺之間,是典型的高山民族,人口約有4萬8千多人(96年6月數據)。社會組織以父系大家族為主,戶中的人口甚至亦包括非血緣之同居人,故傳統家屋規模均較大。年中的祭儀行事曆以小米之播種、除草乃至於收割等生長過程為主要依據,其中以除草之後祭儀中所唱的「祈禱小米豐收歌」,以精緻搭配合宜之八部合唱聲勢最為壯闊。「打耳祭」為部落男子成長階段最重要的生命社儀

5.卑南族全族分居八個部落,有「八社番」之名,人口約有1萬多人(96年6月數據)各部落間因起源傳說的不同,可分為:由"竹子而生"起源的卑南群和由"石頭而生"起源的知本群。傳統社會組織以長女承家以及男性年齡階段組織為主。男子會所為政治中心及教育場所,未婚男性必須居住在會所接受軍事訓練以防衛部落,並依照年齡分為數個年齡階級。

6.魯凱族人口約1萬1千多人(96年6月數據)。傳統社會組織分為貴族與平民兩個階段,貴族享有神話上血緣之優越性及土地所有權之經濟特權;平民則以發展個人領導能力,農產豐儲以及通婚等方法來提昇地位。繼承方式以長男為主。

7.賽夏族人口約有5千4百人(96年6月數據)。社會組織以父系氏族組織為主,各式族團體傳統亦各有其圖騰象徵物。清領時期紛改漢姓,逐以原圖騰譯為其姓氏之名,如「風」、「日」、「夏」等姓,祭儀活動以矮靈祭為其中最重要者,而族中歌舞精華亦以此為主,由於居住地鄰近泰雅族,在物質文化上受其影響較多。

8.雅美族分布於台東的蘭嶼島上,為台灣唯一的一支海洋民族,人口約有3千多人(96年6月數據),由於生活環境的獨立,傳統文化保存的最為完整,部落間的糾紛都以親族群體相互協調解決,社會活動則主要端賴父系氏族群體及魚團組織來管理。在物質文化上表現的極為豐富,雕造板舟技術,打造銀器,捏塑陶壼泥偶之技藝均具特色。傳統的地下屋冬暖夏涼極具特色,全年的祭典儀式以配合捕撈飛魚之活動為主,視飛魚為神聖物,歌舞方面婦女的頭髮舞在各原住民族群是獨樹一格的,而男士們的勇士舞則是另一種力與美的表現。

9.邵族人口約6百人(96年6月數據),行政劃分原被歸類在鄒族內,近年來因為原住民族意識強烈反應,在族人的爭取下,行政院終於在民國90年8月公布邵族為台灣原住民族的第十族。相傳邵族的祖先因追逐白鹿而遷至日月潭定居,其部落社會組織是以父系外婚氏族為其文化特徵,受漢文化影響頗深,但其固有的成分依舊存在,每戶之客室內側之左牆腳所懸掛之祖靈籃,為不見於其他各族的文化特質,頭目平時是部落祭儀的決定者與社會事務的仲裁者,職位通常由長子世襲,而傳統的音樂流傳的很少,最具代表性的音樂是杵歌和杵音。

10.噶瑪蘭族人口數約1千人(96年6月數據)。因為相信萬物有靈而延伸出特有祭儀文化與治療儀式。治療儀式由巫師擔任,先以酒請示之後,再祈求祖靈降臨治病,在治病過程巫師還需吟唱專屬的歌曲。





11.太魯閣族人口約2萬2千多人(96年6月數據),在距今大約三、四百年前,從南投縣境內越過中央山脈奇萊山,克服自然環境的險峻,沿著立霧溪山谷向東遷移,數百年來已經和南投原鄉發展出不一樣的民族風貌,他們曾經歷抗日最長的戰爭,長期以來,也曾胼手胝足的一起開創族人的未來。行政院於民國93年1月正式公布太魯閣族為台灣原住民族第十二族,族人的努力終於在數十年後完成正名的心願。太魯閣族人除了擅長的狩獵、編織以外,目前還保有傳統的製刀匠和巫術,每年也都會舉辦祖靈祭,尤其是關於祖靈的彩虹橋傳說更是具備淨化人心的特別意義。由於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美景天成,目前已經成為聞名國際的觀光景點。



12.撒奇萊雅族Sakizaya撒奇萊雅族原來分佈在奇萊平原(花蓮平原)上,範圍相當於現在的花蓮市區,花蓮舊稱「奇萊」,是阿美族稱其為「Sakiraya」擷取「kiray」的音而來。Sakizaya一詞意義傾向「真正之人」,是特定的一群人,使用的語言亦稱為「Sakizaya」。撒奇萊雅族的語言與周圍的其他阿美族部落(例如Natawran荳蘭、Pokpok薄薄、Lidaw里漏、Cikasuan七腳川)不同,兩者間的差異程度幾已達到無法溝通的地步。





13.賽德克族人口約有一萬九千人,傳統社會制度是一個平權的社會,部落的領袖是由有領導能力的強人擔任,狩獵、出草也是會有英勇的領袖。不過對於重要的事情就會由長老會議產生決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