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存檔

2019年4月26日 星期五

正在規劃中的校外教學

兩個展覽很同步都是聽覺+視覺
連展期也很同步
正規畫中帶班上去看2個展....不然至少一個展
然後寫藝評作文吧
目前無法確定是否擠得出時間參觀
如果去不成
建議家長跟孩子暑假時去遛遛吧



北美館/聲動:光與音的詩
https://www.tfam.museum/Exhibition/Exhibition_page.aspx?ddlLang=zh-tw&id=641&allObj=%7B%22JJMethod%22%3A%22GetEx%22%2C%22Type%22%3A%221%22%7D
《聲動》由臺北市立美術館與法國里昂國立音樂創作中心共同合作,策展人詹姆斯‧吉魯東(James Giroudon)所策畫,集結而二十多位國內外當代藝術家,數十件音像與音像裝置作品,探討「行動」(movement)如何透過「時空」的遞嬗與過渡,展現當代藝術的可能性。「聲動」取自皮耶-亞蘭.傑夫荷努(Pierre Alain Jaffrennou)的同名裝置作品,展覽回應今日行動世界的變幻莫測,它嘗試啟用跨平台、實驗性的影音裝置,借助各種姿勢及行動的流動轉變,推動著樂音在變幻不停的空間中跌宕行進。它們時而低吟呢喃、時而雄偉壯闊,伴隨著彷彿具有生命般的影像躍動眼前,讓我們沉浸於無所不在的流動音聲中,震撼著想像,開啟全新的感官世界。



當代館/超音樂・異聲驅動
Living Sound—Expanding the Extramusical
http://www.mocataipei.org.tw/index.php/2012-01-12-03-36-46/upcoming-exhibitions/2814-2f

沒有什麼是出界的。用德里達來解釋,沒有多餘的音樂* 
聲音和話語,是日常的一切,也是社會個體溝通、傳達和理解彼此的重要媒介和產物。因此,它同時具有政治性和社會性意義,形塑和包含著個體、集體、多元社會和文化之間的溝通與傳達的各式管道。
「超音樂・異聲驅動」探索聲音的社會性、文化性和能動性,即其所具有的超音樂性的特質,藉由聲音的非物質與物質性、聲響和傳播特質,重思社會、政治、性別、階級和不同的經驗所形成的視角如何做為其主體性的組成。此次展覽試圖提出幾個層面的思考,並藉由作品有更近一步相互交織的討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