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存檔

2015年2月12日 星期四

台灣吧...把「台灣史」當舞台的 DJ:專訪 Taiwan Bar 創辦人 Hauer

專訪連結
http://buzzorange.com/2015/02/10/the-interview-of-hauer-who-create-taiwanbar/


把「台灣史」當舞台的 DJ:專訪 Taiwan Bar 創辦人 Hauer

對這一代來說,在三十歲之前總是有個問題掛在心底,「要不要出國?」
有能力的,靠著成績、靠著經濟實力讀個學位,或者進入外商、台商派去海外。沒能力的,澳洲打工抬豬肉、擠羊奶、提供台式按摩。出國這個選擇,已經從見見世面,到更真切的「賺錢」、站上國際級的舞台、學最新、戰最強(或加入他)。
也或者,跟二十四歲的 Hauer 一樣,出國,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不只 22K。
「救台灣的唯一方法就是出國,」說這句話的是 Hauer,臺灣吧(Taiwan Bar)的製作人\創辦人。他們用動畫的方式述說了台灣的歷史,七分鐘的影片吸引二十萬人點閱,還有香港的團隊願意付錢換得授權,兩支前導片加起來不到十分鐘,已經幫他們找來金主,要請他們製作影片。
看似好的開始,「但臺灣吧其實只是生命中的插曲,」Hauer 坦承,從十九歲開始他就等著出國,因為他的「真實」身份其實是個 DJ。
而在台灣,這個身份很難生存。
一個 DJ 沒有地方學所需的技術,也沒有足夠的市場去支持他的成長。「我打算當完兵之後,就把自己丟到國外去,其他,再說,」Hauer 說。
十九歲的他心裡的盤算,想辦法從一個 club 裡暖場的 DJ 開始做起,或者撿要關門前沒有人要的時段,慢慢的累積自己的經驗、名聲,然後發行自己的唱片,成名後開始帶其他的暖場 DJ、兼做經紀人,成立自己的音樂品牌讓更多的年輕人被看見。
搭一個舞台,Hauer 要的是「讓年輕人做想做的事,要讓他覺得有價值。」
說這句話,因為他過去幾次參與製片的經驗裡,看見台灣人才的價值被壓得多低。他以動畫為例,台灣過去式迪士尼動畫片裡的代工王國,傳統靠著一張張畫作累積成的動畫片,都是靠著台灣的代工撐起,但也因為習慣了接代工生意,就沒了創作的動力,整個動畫產業的上下游失去了健康發展的可能。
「一個資深動畫師打死就是二十八 K,」Hauer 說,低薪來自整個產業結構性的問題,「但公司決策的通常都是上一代的,」Hauer 說,管理階級除了堅守現在的餅,壓榨新進的小朋友,大部份的他們不會去想未來、去挑戰甚至冒險。「進去那種環境滾,也滾不出什麼東西,」
但「臺灣吧」兩支影片引起的漣漪,卻讓他出國才能救台灣的論點,被自己打臉了。
除了兩支前導片,臺灣吧十一月一日開始連續八集、七分半的動畫將每週在網路上首映,接著一個小時的「全片」將試著進入戲院播映。周邊商品開放預購,也收到了在片頭片尾冠名的廣告詢問。最重要的是, 腳本、配音、動畫製作、音樂配製到史實查證的四人團隊,已經吸引了其他動畫製作團隊的注意。生意,就這樣上門了。
雖然 Hauer 說得輕鬆,但其實背後都是算計,DJ 擅長觀察群眾情緒而決定放什麼歌、出什麼招炒氣氛,這個時候 DJ Hauer 放起台灣史這一曲,原因有二:
從野草莓、洪仲丘到反服貿,台灣公民運動越燒越旺,也越來越多調查指出台灣人認同正移轉中,紛亂之中越來越多人回頭看,台灣吧將「引起對台灣史的興趣」作為目標,正好抓住了市場空缺。
二,新的觀點、說故事的方法。歷史與政治往往緊密相連,當權者掌握了史觀,對歷史事件賦予定位、下結論以讓自身擁有正當性,而這也讓「歷史教材」提供的思考空間有先天限制。「不過度複雜、不下定論而鼓勵閱聽人自己尋找答案、專注在腳本的流暢跟有趣」,是 Hauer 口中臺灣吧的腳本原則,也讓他們在古老的命題中找到新的詮釋方法。
臺灣吧說故事的方式跟製作手法參考過外行之有年的動畫模式,相較開放的敘事,也讓他們就算涉及政治議題跟歷史,但兩支前導片卻沒有引來兩派失去理性的爭吵,youtube 上 like 的比例遠高過 dislike。
本來以為出國才能找到舞台,沒想到嗅到市場、尬了一場,就碰出了火花,小小的舞台還有更多的年輕人想一起來做大。
現在的 Hauer 用三十K聘了一個動畫助理,並稱他為「多給兩K就可以做出五十K」價值的人才。臺灣吧的團隊已正式成立,其中包括了英國的設計碩士,一群在產業內被「堵塞」許久的年輕人才正在往台灣吧聚集,大家都磨刀霍霍想登上台做些什麼。
「臺灣吧的品牌要跟所有創作人共享,」Hauer 興奮地說,不限題目、不限形式,甚至要發出英雄帖讓各方來展現能耐,「甚至連談話節目都可以做啊,畢竟我們是一個 bar!」
有了臺灣吧之後,Hauer 放下了出國的計畫,也放下了 DJ 的器材,上一次超過三個月沒玩音樂是因為困在成功嶺,這一次卻是為了台灣史,但他卻興奮得像 24 小時都在 party 一樣。
氣氛對了、市場浮現,一個 DJ 就跟創業者一樣,靠的是膽,敢不敢在那一刻抓住機會放自己的音樂,敢不敢登上舞台,即使是個野台 。
一樣二三十歲的你,或許也曾害怕自己在台灣等不到舞台。但 Hauer 打臉自己出國救台灣的故事(誤),告訴我們,有市場嗅覺、有上台勇氣、家裡有網路,即使是最壞的時機裡也搭得起舞台。不然這麼說好了,就像在舞池裡一樣,氣氛到了,上,就對了。


(文章來源:作者劉致昕授權;原文出處:把「台灣史」當舞台的 DJ:專訪 Taiwan Bar 創辦人 Hauer;圖片來源:台灣吧影片截圖;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